克什克腾旗:以“1435”人事档案提级管理机制 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1/09/28 商业 浏览次数:285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全面推行“1435”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提级管理机制,有效规范社区工作者档案管理工作,为深化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统一标准”档案内容精细化
强化整体性思维,把好档案材料收集关,做到档案内容、收集方式、具体要求“三统一”。统一档案内容。参照机关干部档案标准,结合全旗社区工作实际,制发《克什克腾旗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提级管理实施方案》,细化履历、学历等10大类、24小类社区工作者档案材料清单,为社区工作者档案收集提供了遵循;统一收集方式。对档案材料清单内容加以区分,按照个人提交部分、街道(苏木乡镇)社区提供部分和旗委组织部协调部分确定社区工作者档案材料收集主体,实现不同类型材料精准收集归档;统一具体要求。对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规范性进行明确要求,对于归档材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信息不一致的一律不予入档,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填写规范、手续完备。
现已分类收集存档社区“两委”各类人事档案材料400余份,为健全社区工作者档案提供了第一手准确资料。
聚焦“四审协同”档案审理流程化
采取“本人审查、社区审核、街道(苏木乡镇)党(工)委审定、组织部审批”的“四审”工作流程,对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严格审核。本人审查。社区工作者对本人档案材料进行初次审查,核对个人履历经历、学历学位等信息;社区审核。社区党组织通过党组织委员会议的形式,对社区工作者档案中工作经历、考核结果、奖励处分等信息进行集体审核;党(工)委审定。街道(苏木乡镇)党(工)委复核档案材料无误后,召开党(工)委会议,综合社区意见和社区工作者日常表现,提出审定结果,上报克什克腾旗委组织部;组织部审批。克什克腾旗委组织部对社区工作者档案进行最终鉴别把关,将人员名单提交部务会集中审批通过后,纳入组织部提级管理范围。
截至目前,累计召开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工作专题会议30余场次,审核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400余份,确保了社区工作者各项档案信息精准、精确,为社区工作者薪酬测算、职位晋升提供了真实有效数据。
聚焦“三级管理”档案保管专业化
按照社区工作者管理权限,对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实行“旗、街、社”三级管理,逐级传导压力、明确责任。旗级层面。克什克腾旗委组织部按照“一街一柜、一社一档、一人一盒”工作要求,建立社区工作者人事纸质档案,建设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室1处,现已实现全旗151名“两委”成员人事档案提级管理;街道层面。由各街道(苏木乡镇)确定兼职档案事务员,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上交社区工作者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项零散材料,做到“专人专管,专时专交”;社区层面。各社区党组织确定一名信息联络员,及时将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情况报告街道(苏木乡镇),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做到“随时随报、随收随交”。
现已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1名、兼职档案事务员10名、档案信息联络员21名,累计上报人事档案零散材料5场次、30余份,使社区工作者“成长档案”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五制融合”档案管理体系化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收集归档、整理鉴别、安全保密、查阅借阅、档案转接5项管理制度,筑牢档案高效管理体系。定期收集归档。明确要求档案材料的上报时间、上报程序、具体内容,督促组织和个人及时将重要资料归档,更新完善“成长档案”;常态整理鉴别。采取“四整理”机制,对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进行“经常、集中、普遍、个别”整理鉴别,确保档案材料格式统一、内容规范;严格安全保密。落实档案室“八防”措施,对档案材料经手人范围、行为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保障档案材料妥善安全;从严查阅借阅。统一查借阅档案“申请—签字—审批”工作流程,制定查借阅档案人员6种禁止行为,有效规范查借阅档案程序,防止个人信息外泄;规范档案转接。明确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转接流程、履行手续、具体时限等要求,确保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流转有序、交接合理。
目前已开展档案集中整理1场次,转出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1份,真正将档案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使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真正发挥作用。